麦西来甫
“麦西来甫”是高台民居维吾尔人相聚和欢乐方式,也是一项活动。人们在这种场合,各显其能,尽情表演,而大多数人从中汲取营养和获得欢乐。
“麦西来甫”内容十分丰富,除歌舞之外,还有诗朗诵、讲故事、讲笑话、表演杂技、乐器合奏、独奏等。每次举行“麦西来甫”常常是通宵达旦,热闹非凡。
温馨提示
“麦西来甫”主要以激发人们欢乐为目的,歌舞开始后,先由一人高唱序曲,紧接着开始对舞,男女舞者随着高昂热烈的舞曲变换各种舞姿,随着乐器的加快,许多人因力所不及纷纷退下,最后坚持下来的就是“舞皇”、“舞后”,被人羡慕和称赞。
别致的化妆品。
维吾尔姑娘和妇女过去所用的化妆品不是工厂生产的,而是拜大自然所赐,可谓名副其实的“特产”。
在高台民居常见到姑娘、妇女围聚在自家的庭院中,把眉毛描得很黑、很细、很长,甚至连眉宇之间也连接起来,真是别有一番情致。特别是他们讲话时,常用眉毛来表达感情,更增添几分美丽、自信。
他们描眉的原料是房前屋后种植的“奥斯曼”(即板蓝、松蓝的根叶)其方法是取其叶汁,用细木棍缠上棉花,蘸其汁描眉。用这种汁描眉,能刺激眉毛的生长让其变得又浓又黑。所以维吾尔族小姑娘从四五岁便开始描眉,等到他们成人之后,眉毛自然便十分动人了。
居玛日
居玛日又称星期五聚会。高台民居的维吾尔人在每周的星期五这天中午,男人们都要到景区入口处进行隆重的集会,届时,人潮涌动,一片肃穆。因此,星期五这天也是高台民居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。
古尔邦节
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含有“牺牲”、“献身”的意思,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做“牺牲节”或“宰牲节”。据说先知易卜拉欣夜里梦见安拉,并受到安拉的启示,让他到密那山谷宰掉自己的儿子为安拉献祭,考验他的忠诚,当易卜拉欣正要亲手杀死儿子时,安拉明白了易卜拉欣对他的虔敬,派天使送下一只羊,代替了伊斯玛依的牺牲,这就是宰牲节的来历。伊斯兰教成立后,承认先知易卜拉欣为圣祖,并把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定位古尔邦节。
高台民居的居民在每年的古尔邦节来临时,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只羊庆贺,即使是最穷困的人家也要杀一只鸡,表达美好的祝愿。
肉孜节
肉孜节也叫开斋节。伊斯兰教规定,每个穆斯林每年必须封斋一个月,也是教徒们所要履行的一项重要“功课“。封斋期间白天不吃不喝,甚至连咽口水也不允许。到了太阳落山之后,方能进行吃喝。
斋戒日期在伊斯兰教历的九月,这个月称为:“斋月”。 “斋月”可以出现在一年的春夏秋冬,原因是伊斯兰教历是纯阴历,以月亮出现的那天为月首,单月30天,双月29天,全年12个月,不置闰月,这样就比太阳历少10天或11天,他的月份和季节没有固定关系,所以,“肉孜节”便在一年的四季中都可能出现。